中国企业会计核算政策的变迁及其对企业的影响

中国企业会计核算政策的变迁及其对企业的影响

2006年会计界一次地震:新《企业会计准则》颁布并开始实施

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一次性发布了39项会计准则和48项审计准则,宣布自2007年1月1日起在上市公司范围内施行,鼓励其他企业执行;执行该38项具体准则的企业不再执行现行准则、《企业会计制度》和《金融企业会计制度》。

2006年11月29日,中国证监会发布《关于做好与新会计准则相关财务会计信息披露工作的通知》,对新旧会计准则过渡期的总体要求、监管政策衔接以及财务会计信息披露监管进行了规范。

这些准则的颁布,无疑标志着我国会计准则体系建设进入一个新阶段,同时也意味着我国企业会计核算政策和实践行为的一个重大变更。

新《企业会计准则》颁布的“前世今生”

自1985年1月我国第一部《会计法》颁布以来,我国的企业会计核算政策已经经过了多次变更和修订。总的来说,我国会计核算政策的每一次变更或修订,基本都是我国经济领域改革的结果所导致。

  • 我国《会计法》的颁布与实行大致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 1985~1993年 《会计法》开始颁布实施

1985年1月,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九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同月由颁布实施。这是我国第一部《会计法》,是70年代末由计划经济管理体系向市场经济管理体系转型的必然需要。

第二阶段 1994~1999年 《会计法》第一次修订

1993年12月,《会计法》第一次修订发布,这是随着经济的发展以及经济领域改革的深入,对原《会计法》中计划色彩较浓的内容进行了部分修订。

第三阶段 2000~2006年 《会计法》再次修订

1999年10月,在不到6年后,《会计法》被再次修订,这次修订从会计法的条文、结构、内容等方面都进行了调整,其调整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其时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严重失真的事实。

  •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的颁布与修订是与我国企业会计实践和我国经济发展的步伐相关联的

80年代开始,我国在准备第一部《会计法》的同时,已经开始研究西方会计准则和国际会计准则;

1992年11月30日 财政部发布《企业会计准则》,即基本准则,1993年7月1日起开始实施;

从1993年到1996年,财政部起草了三十余个具体会计准则征求意见稿和草案,但没有全部正式颁布实施;

1997年5月,针对证券市场上会计信息失真的突出问题,财政部印发第一个具体会计准则《企业会计准则——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的披露》。此后从1997年5月起至2000年财政部陆续发布13项具体会计准则;

2001年初财政部一次发布8项企业会计准则,其中5项准则是对以前准则的修订。2002、2003年发布3项新的会计准则和一项修订的会计准则;

2005年6月至2006年1月发布了一项《基本准则》、21项《具体准则》的征求意见稿;

2006年2月财政部一次性发布了39项新的会计准则,自2007年1月1日起在上市公司范围内施行。

为什么要颁布新的《企业会计准则》? 

当我们将视线拉长,纵观到我国会计准则的变迁历史,同时考察这些政策颁布以后的执行情况,我们会发现,推动我国会计核算政策变迁和修订的力量并不是只有一个,简单说来有三类,就本次新《企业会计准则》来说,其颁布与实施的推定力量是我国企业与资本市场国际化的需要。

  • 1993年《会计法》第一次修订,其推动力量在于修改原会计法中留存较多的计划经济体制的内容。

在1991至1993年间,发生了深圳原野、海南中水国际、长城机电的“老三案”事件。

  • 1999年《会计法》第二此修订,以及2001年初财政部一次发布8项企业会计准则,其中5项准则是对以前准则的修订,其推定力量都在于我国会计实践中发生了严重的会计信息失真和舞弊事件。

在1994至1999年间,既有“琼民源”、“红光实业”、“东方锅炉”的老三案,也有其他一些事件,特别是这一时期流行的“包装上市”、盈余管理和10%现象等,会计信息失真在当时是一种较为普遍的现象。2001年发生了银广夏事件。

  • 此次财政部发布39项新会计准则,其推动力量在于我国经济的国际化程度越来越高,企业间和资本市场间的交流越来越多,提高效率降低成本的需要。

国际上的大背景是,国际两大会计准则体系FASB和IASB的会计准则体系正在迅速趋同,最终目标就是融为一体。而我国的现实是旧的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从总体上来说,基本还是立足于国内的制度,其与国际会计准则存在较大的差异,造成的后果就是很多在不同市场上市的我国企业,其根据不同会计准则计算出的利润是不一样的;海外资本市场对我国会计准则的认同度是比较低的,需要根据多套准则分别编制报表从而耗费很多额外成本。

在经济全球化和资本市场一体化进程中,需要一种全球通用的高质量的商业报告语言,为世界各国的经贸交流与合作提供基础保障。此次发布的新企业会计准则采用了与国际会计准则基本一致的原则和处理方法,得到了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的认可。

新会计准则与老会计准则的区别与变化内容

我国1992开始制定的老企业会计准则仅有基本会计准则和16项具体会计准则组成,而此次颁布的新企业会计准则由一项基本会计准则和38项具体会计准则构成。具体会计准则是根据基本会计准则的精神制定,用来指导企业各类经济业务的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一般来说具体准则具体规范企业中以下三类经济业务或会计事项的处理:

(1)一般业务处理准则。主要规范各类企业普遍适用的一般经济业务的确认与计量。如存货核算、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

(2)特殊行业会计准则。主要规范特殊行业的会计业务或事项的处理,如生物资产、石油天然气开采等;

(3)特定业务准则。主要规范特定业务的确认与计量,如债务重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等。

从新老会计准则具体对比来看(详见下表),姑且不论新会计准则对老会计准则在具体准则内容上的修订(具体对比我们将在下文详细进行分析),从新增的具体会计准则来看新会计准则明显在企业会计核算的下列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特殊行业会计处理。新增了《生物资产》和《石油天然气开采》两个具体会计准则。

会计报告质量。新增了《财务报表列表》、《分部报告》、《合并财务报表》等多个具体会计准则。

特殊业务处理。新增了《所得税》、《套期保值》、《资产减值》等多个具体会计准则。

  老会计准则 新会计准则
基本准则 《企业会计准则》 《基本准则》
具体准则 《存货》 《存货》
《非货币性交易》 《非货币性交换》
《固定资产》 《固定资产》
《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的披露》 《关联方披露》
《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及会计差错更正》 《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及会计差错更正》
《或有事项》 《或有事项》
《建造合同》 《建造合同》
《借款合同》 《借款费用》
《收入》 《收入》
《投资》 《长期股权投资》
《无形资产》 《无形资产》
《现金流量表》 《现金流量表》
《债务重组》 《债务重组》
《中期财务报表》 《中期财务报告》
《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 《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
《租赁》 《租赁》
新增具体会计准则 《所得税》
《股份支付》
《每股收益》
《财务报表列表》
《分部报告》
《合并财务报表》
《企业合并》
《金融资产转移》
《套期保值》
  《政府补助》
  《资产减值》
  《金融工具列报》
  《投资性房产》
  《企业年金基金》
  《原保险合同》
  《职工薪酬》
  《金融工具确认与计量》
  《外币折算》
  《再保险合同》
  《生物资产》
  《石油天然气开采》
  《首次执行企业会计准则》

 

新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的区别与联系

  国际会计准则 中国新会计准则
基本准则 《基本准则》
具体准则  《或有事项和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 《或有事项》、《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
《准备、或有负债和或有资产》
《会计政策的揭示》 《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及会计差错更正》
《本期净损益、基本错误和会计政策的变更》
《存货》 《存货》
《银行和类似金融机构财务报表应揭示的信息》 《金融资产转移》
《现金流量表》 《现金流量表》
《建筑合同》 《建造合同》
《所得税会计》 《所得税》
《按分部报告财务信息》 《分部报告》
《不动产、厂房和设备》 《固定资产》
《租赁会计》 《租赁》
《收入》 《收入》
《退休金费用》 《企业年金基金》《职工薪酬》
《退休金计划的会计和报告》
《政府补助会计和对政府援助的揭示》 《政府补助》
《外汇汇率变动的影响》 《外币折算》
《企业合并》 《企业合并》
《借款费用》 《借款费用》
《对关联者的揭示》 《关联方披露》
《投资会计》 《长期股权投资》
《对联营企业投资的会计》
《合营中权益的财务报告》
《合并财务报表和对附属公司投资的会计》 《合并财务报表》
《金融工具:揭示和呈报》 《金融工具列报》
《每股收益》 《股份支付》《每股收益》
《中期财务报告》 《中期财务报告》
《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 《金融工具确认与计量》
《投资性房地产》 《投资性房产》
《资产减值》 《资产减值》
《折旧会计》
《研究和开发费用》
《反映价格变动影响的信息》
《在恶性通货膨胀经济中的财务报告》
《中止经营》
《无形资产》
《非货币性交换》
《套期保值》
《债务重组》
《财务报表列表》
《农业》 《生物资产》
《石油天然气开采》
《首次执行企业会计准则》
《再保险合同》
《原保险合同》

0 Comments

Leave a reply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